合金法兰
豫见郑州:探寻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密码
来源:必发bf88官网网  发布时间:2025-04-07 23:01:32   浏览 91 次

  郑州,这座位于中原腹地的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与习俗。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索。从古老的商城遗址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从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郑州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去解读。

  热情豪爽是郑州人性格的鲜明标签。走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若你向路人询问方向,他们定会热情回应,不仅详细指明路线,还可能担心你不明白,额外补充一些标志性建筑作为参考 。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这种热情好客体现得淋漓尽致。珍珠球项目裁判员万利在郑州中州国际酒店用餐时,组委会得知当天是他的生日,特意准备了生日蛋糕,在温馨的生日歌中,为他送上惊喜。这一贴心举动,让万利感动不已,他直言郑州人的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宁夏队的运动员殷鼎也表示,在运动会期间,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就深切感受到了郑州人民的热情与周到,组委会对运动员的关怀细致入微,酒店也会每天祝贺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他们倍感温暖。

  郑州人不仅热情,还勤劳朴实。在郑州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勤劳的身影。凌晨时分,当城市还在沉睡,环卫工人已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用双手清扫街道,让城市以整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在高温酷暑下,建筑工人坚守岗位,一砖一瓦搭建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工厂里,工人们辛勤工作,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在面对困难时,郑州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2021 年 7 月,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洪水肆虐城市。然而,郑州人民没有被灾难吓倒,他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许多市民自发参与救援,崔升强就是这里面的一员。当时,洪水淹没了路边栏杆,水流湍急,一位女士被冲到康复前街。崔升强毫不犹豫地扎进洪流,将女子救起并安置在店内二楼。随后,他又担心电线杆冒火导致路人触电,招呼路人进店休息。他的英勇行为,展现了郑州人在危难面前的勇敢与担当。

  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郑州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多种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 “网上丝路”,郑州从始至终保持着开放的姿态,接纳来自不一样的地区的文化和人群。在郑州的街头,你能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既有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建筑,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它们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饮食方面,郑州汇聚了各地美食。除了本地特色的烩面、胡辣汤等,还有来自四川的火锅、广东的早茶、东北的烧烤等。不同口味的美食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味蕾需求。这种饮食文化的交融,也体现了郑州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郑州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轮番上演。每年举办的郑州国际音乐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音乐家和乐团参与,为市民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同时,郑州还有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庙会、舞龙舞狮等,传承和弘扬着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浩浩荡荡。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之滨,这里的黄河水波澜壮阔,如万马奔腾,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力量。当你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滔滔河水,心中不禁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二帝像尤为引人注目。这座高达 106 米的巨型塑像,由著名雕塑家吴树华创作,历时近 20 年建成。炎帝和黄帝并肩而立,背依邙山,面向黄河,眼神深邃,充满智慧。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祖先,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起源。每年都有众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瞻仰,在塑像前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

  嵩山,地处登封市,是五岳之中的中岳。它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拥有 72 峰,太室山 36 峰和少室山 36 峰相映成趣。主峰峻极峰海拔 1492 米,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具有极高的地质价值。它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经历了 30 多亿年的地质变迁,保留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代的岩石地层序列和构造运动遗迹,被地质学家称为 “五世同堂” 。在这里,你能够正常的看到各种奇特的地质景观,如断层、褶皱、节理等,它们见证了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

  二七纪念塔屹立在郑州二七广场,是为纪念 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而建。1923 年 2 月 1 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普乐园举行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为抗议军阀暴行,总工会决定于 2 月 4 日举行全线总罢工,使京汉铁路陷入瘫痪。2 月 7 日,吴佩孚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二七惨案”。

  二七纪念塔为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共 14 层,高 63 米。塔内陈列着大罢工的各种资料和历史文物,向人们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二七纪念塔已成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郑州人民革命精神的象征 。

  河南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多样,数量达 17 万余件,其中不乏众多珍贵文物,展现了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走进河南博物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莲鹤方壶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它铸造于春秋时期,通高 117 厘米,口长 30.5 厘米,口宽 24.9 厘米。壶身造型独特,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流行的方壶样式,装饰典雅华美。壶身两侧双耳呈龙型,回首观望、形态夸张。四周有几只翼龙从下往上攀爬,器身下两只怪兽在用力衬托。最精彩的部分在器物上部,器盖有双层莲瓣,莲瓣中央有一只仙鹤引颈欲鸣、展翅欲飞,将整个器物装饰得浑然一体。莲鹤方壶体现了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的时代背景 。

  除了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还有许多其他珍贵文物,如武则天金简、杜岭方鼎、玉柄铁剑、云纹铜禁等。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原地区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变迁。早在 5000 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便出生并建都于此,开启了郑州的文明曙光 。上古时代,郑州隶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奠定了基础。

  夏朝早期,帝舜封禹建都于阳城(今登封王城岗遗址),拉开了夏朝的历史序幕,禹也成为夏伯。此后,夏朝虽迁都阳翟(今许昌禹州),但阳城作为夏朝的起始都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商朝时期,郑州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国之都 —— 亳都。如今,郑州中心城区仍保留着 7 千米长的商代城墙遗址,这是郑州作为商都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 。仲丁二弟外壬继续在此建都,使得郑州在商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得以延续。然而,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今安阳),郑州的都城地位虽有所转变,但它在商朝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西周灭殷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今郑州市管城区),建立管国。当时,周朝在郑州地区的封国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众多封国的存在,反映了郑州地区在西周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战略地位。

  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此时,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愈演愈烈。新郑在这一 “乱世” 之际崛起,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郑国向东迁都于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灵活的外交策略,国势强盛,在各诸侯国中崭露头角,地位显赫。韩哀侯二年(公元前 375 年),韩国灭郑国,并将国都自阳翟迁至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直至公元前 230 年秦国灭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 500 多年,这段历史为郑州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深厚的底蕴。

  郑州作为商朝都城,无疑是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3600 多年前,郑州成为商文明的发源地,在商业、文化、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在商业领域,郑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种类非常之多,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珍贵的奢侈品,应有尽有。商业的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和人口的增长。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其中不乏来自远方的珍稀物品,这充分证明了当时郑州商业贸易的广泛与繁荣 。

  郑州的商业发展还推动了货币的使用和流通。贝币作为当时的主要货币,在郑州商城遗址中多有出土,这表明郑州在商朝时期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货币体系,为商业活动的逐步发展提供了便利 。

  商朝时期的郑州,文化艺术蒸蒸日上。甲骨文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郑州出土的甲骨文虽数量相对较少,但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些甲骨文记载了当时的祭祀、战争、天文、气象等诸多信息,为后人揭开了商朝神秘面纱的一角 。

  在青铜器铸造方面,郑州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水平。杜岭方鼎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它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体现了商朝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精湛。杜岭方鼎的出土,不仅为研究商朝的青铜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证明了郑州在当时青铜器铸造领域的重要地位 。

  郑州商城遗址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城墙周长约 6960 米,高 4 至 5 米,墙基宽 20 至 30 米,采用分段版筑法夯筑而成,坚固耐用。城内宫殿区规模宏大,建筑基址密集,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如石柱础、陶水管道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宫殿建筑的豪华与精美 。

  城外还分布着居民区、手工作坊区、墓葬区等,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手工作坊区出土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制作工具和半成品,表明当时郑州的手工业分工精细,专业化程度高 。

  近现代以来,郑州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在铁路建设、工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的华丽转身 。

  1885 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加强国防和促进经济发展,着手修建卢汉铁路(从卢沟桥经河南到汉口)。张之洞经过深思熟虑,建议将桥址选在 “邙山头”,这一选址成为郑州这座古老商都再度复兴的关键契机。1906 年,卢汉铁路正式通车,郑州作为重要站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郑州在汴洛铁路修建时也备受青睐,1905 年动工、1908 年竣工的汴洛铁路以郑州为中心,向东西延伸。两条铁路在此交汇,构筑了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个 “黄金十字架”,郑州一跃成为中国铁路第一大枢纽 。

  铁路的兴建彻底改变了郑州的命运,使其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要冲。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汇聚,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郑州火车站周边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各种商店、旅馆、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的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

  解放后,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郑州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1952 年,视察郑州时指示,要把郑州车站建成远东最大、最完善的客运大站。从 1955 年开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为期 30 年的郑州铁路枢纽建设。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郑州的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核心地位 。

  1954 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这一重大决策为郑州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省会的优势资源迅速向郑州聚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每个方面。政府加大了对郑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纷纷落户郑州,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在工业发展方面,郑州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逐步转变为工业重镇。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郑州全力发展纺织、机械、化工、食品等工业产业。郑州国棉一厂至六厂的相继建成,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这些纺织厂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为郑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与此同时,郑州的机械工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郑州第二砂轮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磨料磨具生产企业,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郑州电缆厂、郑州煤矿机械厂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占了重要地位,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1991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郑州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此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等一系列开发区相继成立,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优质企业入驻 。

  郑州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转型。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郑州的落户,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

  宇通客车作为郑州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产销量占全国客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郑州比亚迪生产基地的建设,加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郑州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春节,是郑州民间习俗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从腊八开始,郑州便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人们会精心熬制腊八粥,用大米、小米、红枣、桂圆、莲子等多种食材,熬出一锅香甜软糯的粥,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进入腊月二十三,俗称 “小年”,这是送灶神的 “祭灶日”。郑州人会赶集购买灶糖,晚上举行祭灶仪式。他们在灶神前摆上灶糖、水果等供品,希望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过后,过年的氛围愈发浓厚,人们忙着购置年货,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春联、年画、新衣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年货,人们精心挑选,为新年增添喜庆氛围。

  腊月三十的晚上,是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除夕。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饺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午夜时分,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人们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

  初一俗称欢庆日,人们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穿上整洁漂亮的新衣裳。堂前点起大红烛,祭上糕点水果,依着长幼的辈分,先拜天地,再拜祖先,然后幼者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会给幼者发压岁钱,祝贺他们又增加一岁。下午,人们会外出到亲友家拜年,互相问候和祝贺,传递新年的祝福。

  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带女婿给父母拜年日;初三是祭奠亡父母日,给已故父母拜年;初四为给外祖父母拜年日;初五回拜远房亲戚,探朋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新年活动的又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寓意着团圆美满。夜晚,人们会走出家门,观赏花灯。郑州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传统的红灯笼、鲤鱼灯,也有现代的卡通造型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人们在花灯下驻足思考,猜对灯谜的人会收获一份小惊喜,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中秋节,郑州城乡百姓极为重视 。中秋时节,正值月圆,古人以月圆的十五为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这一天,无论多忙,人们都会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在郑州,中秋节有祭月拜月的传统。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气候宜人,各家各户在庭院设案供奉月饼和时令水果,特别讲究用五种,如苹果、石榴、柿子、桃、红枣,称之为 “五色供果”。

  有人还在立秋时节买两个西瓜,用绳子作网吊起来,可保留至中秋愿月时作供品。愿月的供品都寓进了人们不同的愿望,像圆形的月饼,预示阖家团圆,石榴为多子多福,柿子为事事如意,桃子色彩鲜艳,借喻美丽多姿的女子,红枣取其谐音,寓 “早得贵子” 之意等 。

  民俗讲究吉利,凡形、音、意有不吉利因素的食品,人们都不会作供品,如各种梨,因与 “离” 谐音,有 “分离” 之嫌,而不作为供品。祭月摆供时,西瓜或桃摆在中间,西瓜或桃前竖立一块大月饼,周围摆放上其他新鲜水果。由家庭主妇焚香拜月,对月叩首作拜,口不出声,心里默默祈祷如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请月奶奶吃月饼,求月奶奶降吉祥” 。

  拜月之后,阖家围坐在一起,观赏明月,分食月饼、水果。老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哼起愿月小曲,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了对神话世界的向往。

  舞龙舞狮在郑州的节庆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郑州的街头巷尾都会响起热闹的锣鼓声,舞龙舞狮表演精彩上演。

  舞龙表演时,一条巨龙在舞者的手中灵动飞舞。巨龙通常由竹篾编制而成,龙身由很多节组合而成,每节相接之处又用绸缎包裹相连起来,每一节的里面都会有一个灯烛,下面连着用来舞动的木棍。一人拿着球形的彩珠 “龙珠” 在龙头前舞动,后面舞龙的人则表演抢龙珠的动作,他们默契配合,让巨龙时而腾飞,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仿佛在空中翱翔。

  舞狮表演同样精彩绝伦。狮子由两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舞者通过种种动作,模仿狮子的形态,如跳跃、翻腾、扑食等,生动地展现出狮子的威武与灵动。狮子的眼睛炯炯有神,随着表演的节奏闪烁着光芒,好像真的百兽之王降临人间 。

  舞龙舞狮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寓意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人们相信,通过舞龙舞狮,可以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郑州的庙会热闹非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每年春节期间,各大庙会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以郑州龙湖金融岛时尚街区的新春文化庙会为例,这里汇聚了河南各地的特色美食、非遗文创和传统节目,打造了一场吃玩视听全生态场景的中原文化新春嘉年华 。

  庙会上,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有郑州本地的烩面,面条筋道,汤汁浓郁,配上鲜嫩的羊肉和各种配菜,味道鲜美无比;还有糖葫芦,外酥里嫩,甜中带酸,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回忆;此外,还有羊肉汤、煎饼果子、桶子鸡、土炒馍等各种美食,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

  除了美食,庙会上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技艺展示。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让人叹为观止;捏面人师傅更是心灵手巧,他们用五颜六色的面团,塑造出各种生动形象的人物和动物,孙悟空、猪八戒、小兔子等,个个栩栩如生,引得孩子们驻足观看 。

  民俗表演也是庙会的一大亮点。舞龙舞狮、踩高跷、杂技表演、戏曲表演等轮番上演。踩高跷的表演者穿着特制的服装,在高跷上行走自如,还能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跳跃、翻滚等,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杂技表演惊险刺激,高空走钢丝、空中飞人等节目让人心惊胆战,却又忍不住拍手叫好;戏曲表演以京剧、豫剧为主,演员们的精彩唱腔和精湛演技,展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

  在庙会上,人们不但可以品尝美食、欣赏表演,还能购买到各种特色商品,如手工艺品、传统年货等。孩子们拿着新买的玩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人们则在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物品,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郑州的庙会,承载着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郑州独特的文化名片 。

  郑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展现出中原大地的独特风貌。它既承载着千年古都的辉煌过往,又散发着现代化都市的蓬勃朝气。无论是漫步在黄河岸边,感受母亲河的雄浑气魄;还是穿梭于二七塔下,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亦或是在热闹的庙会上品尝美食,欣赏民俗表演,都能让你深深领略到郑州的独特魅力。希望你能亲身踏上这片土地,去探寻、去感受郑州的无限精彩,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座城市所深深吸引,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版面所有:必发bf88官网网 xml地图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2021004523号-2 技术支持:必发官网登陆全球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