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专访金门县长李沃士:金门愿为两岸政策先试先行
来源:必发bf88官网网  发布时间:2025-04-02 00:06:22   浏览 91 次

  中国台湾网12月3日北京消息 日前,《万里海疆巡礼》采访团登上金门岛,专访了金门县长李沃士,畅谈金门发展愿景等议题,期待两岸共同追求永远和平。李县长特别表示两岸政策可在金门“先试先行”,金门乐于扮演试验区,为两岸人民谋取更多福祉。

  李沃士:我想从2001年两岸正式展开小三通交流的时候,金门跟厦门就是直接往来的最主要的一个通道。那从2001年开始,至今10多年的时间,金门跟厦门的交流,逐渐地具有深度的内涵。比如经济的交流层面,金门乡亲大概在厦门市周边买了两万套的房子,那厦门这边有很多大陆的朋友到金门来旅游,大概也接近40万的旅游的朋友到这边来。所以两岸在交流上面,经济面也走在前面。我们的金门高粱酒也借着这个机会能够直接在厦门成立公司,且能把它行销到大陆的各个地方。

  文化的交流也是非常的深入的,包含宗族的交流,我李家我们每年都回去祭祖,今年的正月十四我都还回到厦门我们李氏家族去祭祖,那整个其他各宗族也都是,就是整个在宗族的交流这一块,产生了相当好的成果。除了金门的乡亲回大陆祭祖,最近这一段时间连大陆的乡亲,很多同宗的宗亲,也到金门来共享盛举。包含前不久我们小金门一个洪家的家庙,大陆来了三百多位洪氏的宗亲,是宗族相当团结的一种现象。

  另外就是妈祖的信仰,我自己都亲自带了一千多人到湄州去拜拜。我们每年也都有相当的信众过去进香、请佛。当然大陆这边也有一些是从金门过去的,也会回过头来参加相关的这些庙的庆典活动。

  还有我们体育的交流,我们金门现在跟厦门市政府,每年都固定在海上举办马拉松的比赛。还曾经在金门举办我们两岸七个岛屿的运动会。总之,今厦两地交流是全方位的开展。

  记者:今年是八二三炮战55周年。55年前厦金海域能够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现在战争的阴霾已经渐渐散去,金厦地区变成了黄金的水道,和平的广场。那么金厦的这种今昔对比,历史跨越,给人什么样的启示?

  李沃士:是,我应该讲也是从炮火中成长的一分子,我1960年出生,而且我又是古宁头出身,我的家乡就是古宁头,古宁头的战役在823的战役中是最惨烈的。1958年823炮战后,两岸持续的紧张,继续“单打双不打”这样的一个过程,那我的童年就是在那个环境走过来的。我们切实感受了这种两岸的紧张的氛围。我小的时候,睡的地方抬头一看就能够正常的看到星星,因为屋顶都不见了,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慢慢的再把它修复。所以当时给我们的感觉真的是战争是非常无情可怕的。那在我小的时候,单打双不打,小朋友最辛苦,睡觉睡到一半,这个弹打来了,大家又要急着跑去躲防空洞,所以那个心情当时真的是觉得为何需要有这样的一个环境。

  当然我们也很庆幸走过了这一段比较艰辛的岁月之后,现在看到了两岸就像兄弟一样,吵了架,打了仗之后,毕竟是兄弟,大家又和好如初,然后能够继续展开更深入的交往。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就让我们体验到,其实和平才是真正的大家的心声。我们愿意两岸能够和平,而且世界各地大家都要和平相处。所以去年我们就在金门的炮阵地上设置了一个和平钟,那这个就是用823当时的炮弹,拿来跟台湾的钢铁公司炼钢的钢铁融合在一起,然后铸造了一个和平钟。我们共同来见证两岸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变迁。

  李沃士:我们基本上就是平常是开放,但是我们的纪念活动就是在“八二三”,因为“八二三”大家的心目中那个日子比较深刻,所以我们就以那天作为一个纪念日,每年的“八二三”都会举办一些纪念的活动。

  记者:那和平钟敲响的时候,像您这样经历过战火的人,心中的感受是不是非常的深刻?

  李沃士:我们觉得真的是非常的感动,因为钟声的响起不容易,要让这个钟声传到各地更加的不容易。我想两岸能够有今天的这样一个好的氛围,实际上也是辛苦换的,也走过了60年的非常艰辛的过程,所以要得到这个,能够撞起这个钟声本身就不容易。当然这个钟声不止是在这一个地区来响起,还希望它能够传递到各个地方,当然我们两岸是一定大家要听得到,我们也期待能够传到世界各地。我想这个对我们金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活动。

  记者:那么从两岸关系缓和以来,金门从战地前线变成了两岸交流的前沿,在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之中,它自身是否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李沃士:是,过去的金门,就是一个前哨,民生的建设,经济的建设是缺乏的,相对的是集中力量在军事设施的建设。所以你们可以看到,金门到处都是碉堡和坑道,而且人员的进出不方便,真正的就是一个边陲,就是一个离岛。那两岸展开交流之后,金门的地理位置,它的优势就浮现出来了,我们正真看到这个地图就知道金门跟厦门就是在一个海湾,距离7、8公里。从历史上,金门本来就是福建的一个部分,你看我们的语言、风俗习惯、饮食这么多东西,虽然大概有50、60年的隔离,但是现在大家一交流起来,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能够融合起来的。甚至于我们的一些长辈早期都到过大陆的,这个金门跟厦门早期来来往往是非常密切的。你看,金门跟厦门之间,才30分钟的交通距离,小三通后人员在互动上面就方便了,台湾很多早期的台商就透过这条小三通的路径立即进入了厦门。现在,两岸人民就透过这条路径,他可以直接从厦门到金门再到台湾的每一个城市。所以两岸一展开这个交流之后,金门地缘的优势跟它原来历史上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金门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那么下一步的规划当中,金门是否也准备借助这样独特的优势来发展呢?

  李沃士:我们金门的发展,现阶段是一个最具有优势的时代。左边有台湾的支持,相对的我们右边也有大陆的支持,所以现在是两岸支持金门在发展,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比台湾各县市还要有利的地方。我每年也都会到北京去,也会到国台办,也会到相关的部门去跟他们争取更有利金门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一些政策,这就是我们现阶段非常庆幸的一个地方。

  毕竟金门就是一个岛屿,那在整个岛屿的发展过程,我们以国际观光休闲岛屿的目标作为我们建设的一个总目标,发展观光是我们一个重要的产业。目前在金门来讲,两个支柱的产业,一个就是观光,一个就是我们的金门高粱酒。这两个产业算是最主要的两个核心,支撑着我们整个金门经济。

  我们也期待利用金门环境的这些特殊性,和文化的一些特殊条件,能够打造成一个养生的健康岛。我们有一个免税的政策,可以把金门变成一个免税的岛屿。那未来我们也积极跟厦门在探讨,整个厦门跟金门能不能合作发展成自由岛、自由港区。创造成人流、物流每个部分都能够非常的方便,使经济的发展有更好的提升。

  记者:其实现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就有比较大合作的项目很值得期待。比如说厦门向金门供水,其他的还有建设金厦大桥,这些项目你们也一直都在努力之中?

  李沃士:我们特别希望的就是说金门跟厦门之间大家互利共荣,城市的发展里面有一些是厦门支持金门的,有一些是金门支持厦门的,大家一起来合作,所以在整体的公共建设部分我们就有几个面向。

  第一个就是我们跟大陆买水,在今年的海峡论坛我特别又再一次的跟政协主席提出,我们很高兴,很快的就在9月份的会谈就达成了共识,然后现在就展开实质的一些合作内容的研讨,这个很快的我们期待能够定下来。

  李沃士:我们该是今年现在在谈,明年上半年应该这个方案就可以定了,之后工程就赶快推动了。我们预计是希望可以在2015年能够完全达到供水的目标。

  另外金门也缺电,所以电力的这个部分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合作的方案,希望将来两岸能够电网互联。因为金门未来还要发展低碳岛的规划,那希望电力能够相互的使用,所以这块我们也提出来这样一个想法。

  那同时,桥的部分当然这也是我们大概80%、90%的金门乡亲也都一直期待,金门跟厦门能够有直接的一个陆路的交通。现在海路没问题,海路很方便,陆路若能够再建构金厦大桥就更好了。还有一个我们也非常期待的,厦门这边目前也在盖一个新的国际机场,我们也提出了很多合作的方案,未来我们也希望机场里面也有一部分是金门这边可以来使用的地方。那透过整个的公共设施你们可以相互来共同使用,资源可以相互的来合作共享,那我想真正的一个整体的合作就会达到更高的一个成果。

  记者:那么如果说按照您刚才的一些设想,最终使金门获得了充足的水源、丰沛的电能、方便的交通,您觉得对于金门的发展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什么?

  李沃士:当然就增加了它的发展的能量,我们一个岛屿的发展,最怕的就是缺水、缺电,缺少对外的交通。那这些能够透过两岸合作,取得更好的保障,那就是比较无后顾之忧。那我们也很期待通过合作,你们可以变成是一个经济共同的一个生活的区域,金门、厦门就变成是一个往来十分便捷,变成一个一体的这样一个目标。

  李沃士:其实我们从始至终觉得,两岸的交流真正突破点是在金门。大家想一想看,台湾本岛因为你要面对一些交流的时候,难免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然后区域的一个整体的考量有时候还必须要瞻前顾后,反而金门这个岛屿是比较单一性的,而且在整个的位置上,它又不是很远,跟厦门就是天然的一体,本来就是一家人么。在交流的过程中,两岸相关的一些合作方案,其实它就是一个最好的实验场。如果两岸可以善加利用这个部分的话,其实它就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因为有时候,如果你两岸的政策不在前端做一定的实验,大家可能就会担心,会不会有咋样的一些后遗症,或者是不是会产生一些什么样新的课题要克服。所以我们金门乡亲对这一块的认同度也都很高。比如说小三通也算实验性啊,也是从金门开始展开呀,那我们很多其他的方案,我们对两岸的大学生的一个交流,金门就特殊的开放,就没有像台湾限制那么多,就欢迎各位到金门来。所以金门这一个地区可以作为比较大胆、比较前瞻的两岸政策的实验场地。有机会都给我们试,我们很乐意试。

  记者:金门协议的签署就为日后的两会商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大家可以列举类似的事例有很多,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确实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那么未来金厦跨海大桥的建立,金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是进一步突显?在先行先试方面,您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思考吗?

  李沃士:其实我们也一直都期待金厦生活圈真正的实现,比如说人员的往来,它就是不必要证件,就是等于说是一家人走来走去,或者有一个替代的一个证明文件,就可以方便的来了,就不必好像还需要一个护照,护照意味的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那我们是同一个地方,那就不必了或者是替代了,这个意义它就自然又进了一步了。又比如货物的交流,两岸金门厦门之间的货物互惠到居民,比如说金门生产的商品到了厦门,厦门的税利把它拉成一样,我的优惠你享受,你的优惠我享受,然后还有我们的共同的福利,比如说我的公交车这边免费的大家也来坐免费了,你也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是给厦门当地的,比如说残疾朋友的相关的福利,大家就可以相互的来共享,其实还有一些是可做的,两岸还有很多东西一步一步的来推展,金门应该是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还应该有一些贡献。

  记者:在共同弘扬中华文化、闽南文化方面,金厦两地也有很多合作的空间,有消息说两地在探讨共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李沃士:我们想如何使闽南文化保存的更完善,势必要有一套程序来走,当时就想到了世界遗产的申登,它本身就有完整的一个过程,包含着资料的建构、包含着人民的教育跟宣导,这些都有一套制度。

  李沃士:包括了物质跟非物质的项目,比如说我们宗庙的庆典,还有整个一个聚落完整的保留,那这些就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初步的构想。后来也知道大陆也在闽南这边在准备要申请红砖文化,因为闽南的建筑大多以砖跟瓦作为主要建筑的材料。所以当时我们就在一些场合,两边就展开了一些交流,包含了泉州,包含了厦门,大家就开始来探讨。经过这些交流之后,大家都觉得,我这边保存了一块、你那边保存了一块,但是你独自申请你就缺了我这一块,我这边申请也缺了你那一块,为啥不把它范围扩大,然后把它整合起来,就会变得更的完整。所以当时我们也很高兴,大陆文化部的副部长也来过金门,他也看了金门在闽南文化这一块的保存,他认为这个部分真的是可以合作。所以回去也就指示了相关的单位,加速推动这一块的合作,所以目前两岸都有定期的研讨,逐步的来推动这样的一个闽南文化的保存。

  记者:好,希望金、厦闽南文化的合作又有新的成果、有新的突破,携手一起走向世界,谢谢!

  李沃士:谢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台湾网联合报道 记者何端端 特约记者李建伟、徐秀林)

版面所有:必发bf88官网网 xml地图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2021004523号-2 技术支持:必发官网登陆全球顶级